寻访丝路巾帼文学院新疆研学第六日:汉家公主纪念馆考察纪行

2025年08月28日 16:26  浏览次数:

8月9日,文学院新疆研学考察团师生抵达伊宁市汉家公主纪念馆,围绕“边塞女性与文明交融”主题开展实地学习,重点考察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及冯嫽夫人的历史事迹。考察团首先参观了纪念馆序厅。馆内展陈的西域地图清晰标示了乌孙的地理位置及丝绸之路的走向,为后续参观提供了历史地理背景。

细君以宗室之尊,完成文化翻译

在细君公主相关展区,师生们观看了反映其生平的展板资料。据馆内讲解和展板信息,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后创作了《悲愁歌》。资料指出,该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体现了早期文化适应的尝试,如诗中用“室”“墙”指代毡帐,将“肉”“酪”纳入诗歌节奏,具有独特的文化翻译意义,被后世视为早期边塞诗的代表之一。展区还提及了细君公主与古琵琶的渊源。同学们就诗歌的文化价值及其在边塞诗发展中的地位进行了交流。

解忧以公主之身,完成政治整合

解忧公主展区内容更为丰富,着重展示其长期的政治实践。展板资料和图示介绍了她与汉使常惠合作策划的“赤谷之战”及其对汉匈关系的影响。馆内还呈现了反映解忧公主推动汉文化传播的资料,如关于西域贵族学习汉字的记载。同学们对其在复杂的政治环境(包括应对乌孙“收继婚制”)中展现的智慧、长期驻守西域的坚韧以及通过外交布局(如安排子嗣)维护汉朝利益的策略进行了讨论。馆内资料也强调了解忧公主培养双语人才对汉朝政令在西域推行的作用。

冯嫽以侍女之微,完成外交破局

冯嫽夫人展区突出了其特殊身份与外交成就。展板图文资料详细介绍了她作为解忧公主的侍女,持汉节出使西域诸国、促成乌孙与汉朝“重亲”的外交活动。讲解员特别介绍了其因功绩获赐“关内侯”礼遇的记载,强调了这在汉代社会中的突破性意义。这部分内容引发了同学们对汉代女性社会角色及个人能力发挥空间的探讨。

本次汉家公主纪念馆考察,通过对细君、解忧、冯嫽三位女性历史事迹的实证性学习,深化了考察团对汉代边疆开拓、民族交往及文明传播进程中女性多元角色的认识。她们不仅是和亲政策的参与者,更在文化沟通、政治实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理解相关历史提供了独特而宝贵的视角。

上一条:《诗笔描摹建筑语,文心镌刻文化魂——文学院师生哈尔滨青岛研学纪行(其一)》 下一条:博物寻踪,解码西域千年文脉——文学院师生新疆研学第七日纪行

关闭

广州华商学院文学院  ICP备案号:粤ICP备170512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