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新闻摄影暨公益广告大赛决赛圆满落幕

2014年10月31日 16:16  浏览次数:

专业素养与能力大比拼

                                        ——华商新闻摄影暨公益广告大赛决赛圆满落幕

“作为大学生,除知识吸收和理论素养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动手能力。”文学系主任赖力行教授在上台作大赛总结时如是说。由文学系承办的华商首届新闻摄影暨公益广告大赛决赛于1216日晚在励志楼A208举行。文学系主任赖力行教授、副主任张继荣老师、文学系辅导员谢清明老师,何顺发老师等嘉宾均莅临现场。

比赛分新闻摄影与公益广告两大部分。摄影是新闻行当里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新闻摄影从1119号首次报名开始,历时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共收到投稿作品137件,有效作品92件,初赛由老师和院报记者团摄影部等五位部长组成评审团共同筛选出20幅作品进入决赛。

决赛由一段开赛以来的视频回顾拉开序幕,接着便是决赛20位入围选手作品的展示时间。首先展示的是1号选手陈业丞的作品《药》,该照片摄于一个挤满了人的卖药的路边摊,而摊主的所售卖的药竟然是几条毒蛇,而购买的人都是一些白头的老人,作者陈业丞表示作品主要想表达三点思想,即欺骗消费者,看病贵且难还有对老人的关爱少。

此次入选作品题材广泛,6号选手吕海波作品《老人理发店》和16号选手陈玉桃的《户外理发店》采用相同的视角,却有着不同的见解,作品《炫耀》、《老不停跑》、《我就是冠军》则同样以广州马拉松比赛为主题背景。还有聚焦城市底层人群生活境况的3号作品《城市的边缘者》与8号作品的《流浪人群》。17号选手吴治聪凭借独特的题材,激昂地解说,其作品《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本次比赛评委之一,文学系任课老师占自华在上台点评时也肯定了这一点,她表示,入围此次决赛的20幅作品中不乏有好题材,好角度的作品。但其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摄影解说不到位,占老师强调,新闻摄影不是艺术照,我们不仅要拍摄,还要走进去与图片里的人物去交流,去聊天“没有解说的图片对我们没有任何意义。”

新闻摄影决赛过后,公益广告决赛紧随上演。通过为期两天的在图书馆的公共投票及评委的一致判定,公益广告决赛共有21幅作品入围。此次公益广告以“HEY,低头族”为主题,选手们需要针对“低头族”这一群体进行广告创作。

34号选手作品《低头骷髅》给现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其文案引用臧克家先生的名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作者在现场也阐述了创作理念“虚拟的世界会啃食人的肉体和灵魂,占据人的思想和灵魂,警醒大家莫再沉溺,抬起头颅,要做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不要让手机钳制了自己。”

65号作品《please look at me》描绘的是一双眼睛,眼眸里倒映出面前的人正在低头玩手机。作品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因科技产品的越来越发达而使真诚的交流越来越匮乏。为现代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缺乏申诉,对真诚交流的渴望。

文学系任课老师冯俊程在之后的点评环节时指出,本次比赛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但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例如图文之间创意结合度不够,过度的解读,图片元素复杂,不够统一等。文学系主任赖力行教授在高度肯定活动的积极性与参与度的前提下更是提出“动脑动手多讨论”三点意见。

此外,在比赛期间,由FM乐队带来的精彩表演和有趣的微信“摇一摇”抽奖环节也为原本紧张冗长的比赛增添了不少欢乐氛围。

经过评审团的综合评分,新闻摄影组中,陈业丞等6名选手获优秀奖,吕海波等三名选手获三等奖,梁艳玲,甄铭获二等奖,一等奖由4号选手林建永获得。而在公益广告组,24号等6幅作品获优秀奖,839834号三幅作品荣获三等奖,19126号作品获第二名,127号选手作品荣膺桂冠。

无论最终比赛结果如何,重在参与即可,一如本次大赛的宗旨,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专业吸引力,为学生提供宝贵体验,促进专业教育发展与业界动向结合。

 

                                                      记者林芳

 

上一条: 喜 报 文学院伍世昭教授获批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 下一条:提升技能,培育人才

关闭

广州华商学院文学院  ICP备案号:粤ICP备170512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