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特别热闹,两位草编技艺传承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发放了裁剪好的草叶,并向大家展示已制作好的草编菠萝、花篮等精美草编品,瞬间把大家带入了非遗的世界。老师向大家介绍自己已有二十多年的编织经验时,听得小朋友们眼睛都亮了,充满了对老师的敬佩。 这节课,草编老师教大家制作草编小鱼。两位老师耐心地手把手教小朋友编织手法,实践队地老师也在协助小朋友们,看着小朋友们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最后举着自己歪歪扭扭却充满成就感的作品欢呼,小书荔突然感受到:这就是传承的力量呀!这门手艺里藏着的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品里展现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把非遗文化的根脉扎得更牢固噢!


红色密码课里的红色记忆
下午的“红色密码寻宝藏”主题课,由我们的小林老师带队。课堂从《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动画片段开始,当屏幕上出现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的画面时,原本活泼的小朋友们都安静下来,小脸上满是认真。小林老师带着小朋友们重温了九一八事变、南昌起义、抗日战争等革命历史标志性事件,让孩子们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课程设置了知识问答环节,通过互动提问帮助孩子们巩固所学的党史知识。最有意义的是“拼图绘中国”环节,30块印有天安门、长城等国家象征元素的图块,在孩子们的分工合作下慢慢拼成完整的中国风貌画卷。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更直观地了解了国家象征,更在协作中展现出团结的精神。从大家专注的神情和准确的问答中,能明显看出孩子们对红色文化的认真学习与掌握,也让我们看到了红色基因传承的活力。

今天,实践队的老师仍坚守在岗,认真负责, 深切感受到他们作为大学生党员的担当。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将热爱写在祖国大地上”, 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与红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