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25年7月3日,广州华商学院文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与上境村、仙村镇社工站召开专题党建共建洽谈会。会议聚焦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效能,围绕民生保障与文化振兴两大核心维度,系统规划校地协同服务新路径。
精准对接需求,擘画服务蓝图
7月3日上午,广州华商学院文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与上境村、仙村镇社工站召开专题党建共建洽谈会。上境村书记陈业其、综治驻上境村工作队主任黎洪辉、上境村民政陈镜潮、上境村双百社工梁淑宜、社工站片区长郑旭权及社工站社工朱妙欣、广州华商学院文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书记陈霞老师、文学院党委组织员姚婉雯老师、“红穗荔行梦之队”队长陈洋、“红穗荔行梦之队”成员林舒婷及文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学生党员钟秋烨、黎幸岚共同参与此次洽谈会。

首先广州华商学院文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书记陈霞老师分享过往实践经验,针对上境村提出的具体需求与实际关切,强调结合上境村实际定制服务方案,以人力资源与课程资源倾斜实现精准帮扶,最后结合双方经充分研讨确立重点服务领域。
挖掘乡土精神富矿:
深耕乡土文化根脉,激活乡村精神力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组织团队深入乡村,开展专题调研,创新采用"沉浸式访谈+参与式观察"的工作方法,重点走访了村中的典型人物,通过记录普通村民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以"小人物"访谈为载体弘扬新时代乡村文明,挖掘蕴藏在乡土中国深处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密码。
筑牢民生保障网:
聚焦特殊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常态化关怀机制。计划在春节、中秋等传统佳节,组织师生党员开展“节日送温暖”等入户关怀行动,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提供生活物资支持,并实施常态化入户探访,传递组织温暖。
激活教育内生力:
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针对乡村基础教育短板,开设写作能力提升、传统书法技艺等公益课堂。通过系统化课后辅导项目,为村内中小学生提供学业支持,夯实乡村人才振兴根基。
培铸文化新生态:
创新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借鉴“夜间课堂”成功经验,每周开设摄影艺术、声乐舞蹈等多元兴趣课程。以“夜校”形式等灵活时段教学,激活乡村文化分为,搭建村民交流互动平台,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理论引领实践,凝聚共建合力

洽谈中,三方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关于“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部署要求:将服务实践融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以文化赋能探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路径,通过组织共建推动高校智力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此次洽谈会标志着校村党建共建进入深化实施阶段。未来广州华商学院文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与上境村、仙村镇社工站三方联合制定服务项目清单,建立党员先锋岗责任机制,推动民生文化服务项目高效落地,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校地合作新范式,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