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童趣绽课堂 文化薪火少年传——小书荔见证民族运动会里的成长印记

2025年07月12日 11:12  浏览次数:

热身环节:身体与快乐一起“开机”

“三碗胡辣汤!”“导演说,抬左脚!”课前的热身环节,将课堂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孩子们在“听数抱团”中学会瞬间凝聚,在“导演说”里练就专注倾听,看似简单的游戏,实则是“团结协作”的隐性课堂。当落单的小男孩被同伴笑着拉入队伍时,阳光透过窗棂,在孩子们汗涔涔的脸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这方小小的教室,早已埋下“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种子。

汉族投壶:当小不点邂逅“君子箭”

“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孩子们手持刻字箭矢,先识投壶礼仪,再试投壶之技。小朋友在相互出谋划策、加油鼓劲的氛围中,读懂了“义”字的分量。当箭矢终入壶中,大家为投中者欢呼,投壶的乐趣里尽显出“和衷共济”的民族精神。

顶碗竞走:步履间体悟“沉稳之韵”

孩子们头顶着盆,巧用方法,全神贯注地尽全力将盆平稳地运送到指定地点。团队灵活接力、比赛反超成为这项赛程的焦点,大家在竞争中感受朝鲜传统文化魅力,随着最后一棒的成功,教室响起的掌声中藏着对“沉稳”二字最鲜活的理解——这不仅是平衡的挑战,更是对朝鲜族端庄品格的致敬。

黎族竹竿舞:开合间聚团结之魂

竹竿相碰敲击的脆响,成了最欢快的指挥。“开合开开合!”孩子们整齐排列,随着口号的跃动,在“起脚”“右跃”的默契配合中,渐渐找到韵律。当跟着队伍跃过竹竿时,大家脸上是藏不住的喜悦,这正是黎族“同心共跃”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担当以微光点亮振兴之路

“民族体育的传承,是对先辈智慧的致敬,更是对红色基因的赓续。”活动间隙,大学生党员们适时引导孩子们思考。作为校村合作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之一,这场运动会早已超越了“玩”的范畴——当投壶的箭矢射中靶心,当顶碗的身影稳健前行,当竹竿舞的节奏整齐划一,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欢声笑语,更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直观认知。

上一条:深化校村党建共建,共绘民生文化服务新图景|文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携手上境村、仙村镇社工站洽谈共商公益合作路径 下一条:共青团广州华商学院委员会关于开展2025年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关闭

广州华商学院文学院  ICP备案号:粤ICP备170512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