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2026年教育部合格本科教学评估,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与教学质量提升,2025年10月18日至20日,广州华商学院文学院在刘洪生主任的带领下,组织19名骨干教师代表,赴汕头大学文学院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调研交流活动。本次调研围绕“特色课程与产学研协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路径”主题展开,通过参观、调研、座谈会等形式与对方专家、教师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对话,旨在借鉴先进经验,推动我院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


10月18-19日,在汕头大学文学院师生代表的带领和讲解下,调研团队分别参观了参观了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和桑浦山校区的图书馆、实验楼、教学楼、综合楼、体育馆以及校园整体环境,实地进入两个校区图书馆和部分教学楼进行详细参观和考察,对汕头大学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和浓厚的人文氛围有了直观感受。

、






10月20日,调研团队在汕头大学文学院文东201会议室举行专题座谈会。汕头大学文学院院长杨庆杰教授详细介绍了汕头大学文学院的发展脉络与办学理念。杨院长指出,汕大文学院秉持“国际化、应用型、跨学科”的育人导向,在人才培养中突破传统评价框架,不唯国内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更注重学生的雅思等国际通行语言能力认证,并高度关注学生为进入国外知名院校所做的学术准备。通过实施本科与研究生贯通式培养、大力推进项目制学习等创新机制,国际化办学成效显著。在强化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学院同样重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中连续三年获得大学生组国家级一等奖,展现出深厚的人文积淀与扎实的育人成果。


汕头大学文学院杨庆杰院长、中国语言文学系管宗昌主任等接待并分享了宝贵经验。

管宗昌教授重点介绍了学院在“产学研协同育人”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学院构建了以“工作室制”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设立广东省“长基计划”创新班,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深入展开创意写作、教学研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形成了高效的“师生共创”模式。2022年,学院成功建立了首个面向文科专业的产学研一体化学习基地,通过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推动学生在真实产业环境中锤炼能力。这一模式不仅促进了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更有学生在此过程中参与研发出专利成果,充分体现了文科教育在应用领域的拓展潜力与创新价值。
通过三天参观交流与调研,我院教师深刻认识到课程设置与产学研融合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大家一致认为,只有不断吸收先进办学经验,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才能在人才培养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此次汕头大学之行,不仅拓宽了我院教师的视野,也为文学院下一步的教学改革与评估准备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文学院将继续以“特色课程建设”与“产学研协同育人”为双轮驱动,扎实推进教学改革,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现代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懈努力。
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