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志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为了响应国家读书日的号召,向书致敬,广东财经大学华商文学院文学系学生会学习部于2019年4月23日15点整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了文远大讲堂之二十八期活动。

我校荣幸邀请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出版协会常务理事郝文勉教授来演讲。莅临本次讲座的嘉宾有文学院副院长尹康庄教授、文学系主任李保民教授、教育学系副主任王金道教授以及文学系各位任课老师。

讲座伊始,李保民教授对郝文勉教授的到来表示感谢。郝文勉教授首先提出了“历史是一本书,人类的任务就是做好这部书”的观点,然后,介绍了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不是读一般的书,而是向大师和经典致敬。

接下来,郝文勉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书字形考”这一词,还有书的含义、图书溯源和图书定义。他认为图书应具有内容、方式、形态三要素。接着郝教授介绍了“书之形态”,从古至今,他将书的形态分为九类:岩画书、陶书、甲骨书、金文书、石刻书、简书、帛书、纸质书、电子书。在介绍的过程中还释读了甲骨书,并详细地介绍了纸质书的包装方式分为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以及线装。一本书的形成要经过许多道繁杂的程序,每一本书都来之不易,紧接着郝文勉教授向我们讲解了“书之形成”,每一本书都要经历策划选题、著书以及出书三个阶段,其中著书又有原创和编创之分,郝文勉教授还讲到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它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郝文勉教授还希望能够“向书致敬”,并从阅读目的、内容以及方式这三个方面比较阅读和经典阅读的不同,着重阐释了经典阅读的作用。

随后向我们讲道了经典阅读必读书分类,希望我们能多阅读经典。郝教授先后列举了周恩来、习近平、莫言等名人阅读经典的经历,他们博览群书,特别注重经典阅读。最后,郝文勉教授提到“只有在经典阅读飞船上才能到达宇宙彼岸” 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今天这个日子。
在接下来的观众提问环节,郝文勉教授就关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要博览群书好还是专注读一本经典好呢做出了详细地回答,他讲到两者同样都很重要,所以都要兼顾更好。

讲座在一阵鼓掌声中结束了。希望在场的同学听完后都能有所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