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三下乡Day6 | 石笋参天,古瓷说史

2017年09月10日  

石笋参天,古瓷说史

今天是我们衣带一“江”队进行三下乡调研的最后一天,我们将在有“南海碧波出芙蓉”之称的广东沿海最大的岛屿上川岛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方面展开实地调研。太阳还未升起时,我们便来到飞沙滩听浪花拍岸,等海上日出。  

 

感受完其壮美的景观之后,我们步行了大约3公里的路程来到今天调研的第一处地方——石笋村。  

 

石笋村是文献《甘氏族谱》明确记载最早赴美洲的华侨甘泽农的故乡,也是葡萄牙人第一次登陆中国领土的地点。在石笋村边,我们看到其村门边耸立着一根状如竹笋的石柱。四方形的“石笋”不可能从地里自然生长出来,那么,立它的人会是谁?  

据村民介绍,这是明德年间来国贸易的葡萄牙人立的石柱,名曰“葡王柱”。在澳门开埠之前,上川岛作为中国与葡萄牙贸易地点,在欧洲16世纪航海图中便被明确标示为称为“贸易之岛”。  

石笋村里的“葡王柱”,便证明了上川岛在古代航海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地位。  

午饭过后,我们乘车前往目前广东省境内发现的唯一位于海岛的明代对外贸易遗址——大洲湾遗址。人们还赋予它一个美丽的名字“花碗坪”,它是16世纪活跃的中葡贸易在上川岛遗留下来的明代外销瓷遗址,因滩面常见有古代破碎花碗片而得名。在这发现的瓷器主要有红绿彩瓷器、青花红绿彩瓷器和青花瓷器三类。从瓷器碎片中的图案、字母等信息可以发现,这些瓷器碎片正是当年中葡贸易的遗留物。我们沿着文化堆积层寻找,惊喜地发现了几小块青花瓷碎片,据推断,大体年代是在明中期的碎瓷片。  

 

随后,我们满怀收获的欣悦启程回广州,六天“一带一路”与侨文化的三下乡实地调研也到此圆满结束。这几天我们的收获说不尽、道不穷。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们衣带一“江”队将继续关注并更全面了解江门“一带一路”与侨文化的相关信息,善始善终。  

 

一路前行,感恩有你~  

文|衣带一“江”队  

图|阿Biang 周绮兰  

上一条:2017届新生入学教育及军训思政教育会议 | 播种理想 扬帆起航 下一条:三下乡Day5 | 上川圣境,海丝寻踪

关闭

©2025 广州华商学院文学院     ICP备案号:粤ICP备17051289号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湖街华商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