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三下乡Day3 | 旧时亭榭佳人去,金稻犹语故人言

2017年09月10日  

旧时亭榭佳人去,金稻犹语故人言

 

720文学系衣带一一早辞别了江门蓬江区,经过接近两小时的车程,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最集中的地方,开平塘口镇进行调研。

首先,我们来到了具备丰富而强烈侨乡特质的文化保育圣地——仓东村。进入村中后,我们与仓东村计划的负责人谭金花老师进行了交流。从与老师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了何为文化保育以及仓东模式。仓东模式,即华侨出资,本土大学和村民提供知识与技术支持来修复建筑和后续管理。而仓东模式也是我们本次调研的重要参考案例之一。

 

接着,我们到了塘口自力村,该村有63户,175人,华侨、港澳同胞248人。进入自力村之后,我们参观了铭石楼等碉楼建筑。碉楼建筑中有仿罗马爱奥立克的廊柱、有四角悬挑的燕子窝还有巴洛克风格的山花等,加上中式的六角攒尖凉亭,绿色琉璃瓦顶与拱劵等,无不体现了碉楼主人当年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西方生活的追求。通过参观,使我们领悟到了近代华侨落叶归根和回报家国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当今一带一路的政策下仍然适用,通过一带一路使华侨有更多的途径回报祖国,同时这种思想对我们当代学生今后工作都有重要的作用。

 

 

 

 

 

在从自力村返回的途中,我们路过了西岐村田边,我们队员看着辛苦耕作的农民,都表示要下田帮忙,体验农忙生活。虽然这次农作的体验与本次的调研工作无关,但是通过这次体验,使我们更加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至此,我们文学系衣带一江门行第三天的行程顺利结束,希望明天在赤坎调研,能有更美好的遇见!

 

 

文 | 衣带一“江”队

图 | 阿Biang 周绮兰 冯浩然

 

 

 

 

 

 

 

 

 

 

 

 

 

 

 

 

 

 

 

 

 

 

 

上一条:三下乡Day4 | 赤坎风情,情怀侨乡 下一条:三下乡Day2 |情系华侨 根在五邑

关闭

©2025 广州华商学院文学院     ICP备案号:粤ICP备17051289号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湖街华商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