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三下乡day2|寻根牌坊街,探源开元寺

2016年08月30日  

寻根牌坊街,探源开元寺

717日是我们团队三下乡调研的第二天,按照计划,我们到了位于潮州古城中南部的牌坊街,了解潮州古城的旧貌。

牌坊即“古时统治者提倡伦理道德,把城乡间于节义、功德、科第突出成就者,将其‘嘉德懿行’,书贴坊上旌表,称为‘表闾’,故牌坊具纪念作用。到明时改用石砌,加叠层楼,饰以花纹,二柱一门或四柱三门,唯嘉靖时建多柱多门长牌坊”。

牌坊:榜眼

潮州古城牌坊街,共有牌坊22座,其中“忠节坊”是现存最古老的牌坊,其余牌坊均为2006年由市政府重建。

太山北斗牌坊

牌坊街每一座牌坊都有它自己背后的故事,如“状元坊”,是为表彰潮州明代状元林大钦所立,状元坊”原在太平路铺巷口。坊字两面同。为四柱三间三楼石坊,柱前后置“雕日月卷象鼻格浆腿”的夹杆石,次间额枋上皆精雕细琢的麒麟、龙等祥瑞动物;定坊横贯明、次间,这与其它牌坊不同,此正表示状元为国家栋梁之意。上枋上以斗拱承托楼面,斗拱正中为一双面镌刻行楷“恩荣”二字竖额的花肚,次间定枋上以斗拱承托楼面,整座牌坊甚为雄伟壮观。

随后,我们到了牌坊街附近的开元寺。

开元寺

开元寺,前身是荔峰寺,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唐开元二十六年,崇信佛教的唐玄宗下诏,以当时的年号“开元”为名,在全国十大州郡各建一座寺庙,作为“祝圣道场”。于是,潮州就在荔峰寺的基础上改建为开元寺,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素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称。

大雄宝殿

开元寺历经宋、元、明、清,先后十次大规模修建,其建筑格局大致分为三部分:中轴为照墙、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东侧为客堂、地藏阁、斋堂、僧舍、不俗精舍、祖堂,西侧为方丈室、观音阁、慧业堂、僧舍、诸天阁.形成庞大的四合院式古建筑群。其主要殿阁均为木石材料,凭木榫紧密衔接,用龙头抖拱叠起支撑,层层向上散开,最多达十一层.承受殿顶的巨大压力殿顶为四重檐、双滴水,有鸱尾和双龙夺宝装饰,琉瓦彩甍丹墙.蔚为壮观。

开元寺一角:度一切苦厄

我们团队刚进入开元寺便被开元寺的木雕和嵌瓷所吸引,我们通过参观,了解到了开元寺的木雕和嵌瓷的基本分布状况和大体形制,使我们更加立体地认识到了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嵌瓷:屋脊仙鹤

嵌瓷:双龙戏珠局部

嵌瓷:群花与狮子局部

 

这一天的调研我们收获丰富,希望这些知识能运用到我们之后更深入的调研之中。

团队合照



/文学思“潮”社会实践队

/冯浩然、邹莉清



 

上一条:三下乡day3|甲第深处,逢“知”己 下一条:Day1:文学思“潮”,情约凤城

关闭

©2025 广州华商学院文学院     ICP备案号:粤ICP备17051289号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湖街华商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