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时代,与你争锋
——“文远大讲堂”系列讲座之二
2017年4月20日19时30分,由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特聘教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教授、高级记者、新媒体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谭天教授主讲的“文远大讲堂”系列讲座——“社交媒体与公众号写作”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开讲,华商学院教务处源国伟处长、华商文学院副院长尹康庄教授、文学院文学系副主任倪列怀教授以及各院系老师出席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谭天教授说互联网诞生至今已过去了23个年头。随之,谭天教授为我们讲述了社交媒体的“昨天”,即它的兴起及其发展历程。其中,谭天教授提到互联网的开放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发表信息,但那只是一小部分。建立博客、定期发帖、培养忠实读者群等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社交网站和即时通信随之出现。在2004年,Facebook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
谭天教授还介绍了社交媒体的各主要模式。平台型的模式主要是通过某一空间或场所的资源聚合和关系转换为传媒经济提供意义服务,从而实现传媒产业价值的一种媒介组织形态。主要的媒体平台有微信、微博、阿里、百度等,社交媒体往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微信成为既有社交娱乐又有生活服务的平台型媒体。社群型模式主要是一种由共同爱好、需求的人组成的虚拟的社会关系。目前主要的社群有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豆瓣、知乎等,其中微信群在统计数据中排名第一。工具型的模式是用社交的思维做工具产品,如滴滴出行、网易云音乐、扑虎体育等,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场景。而泛在型模式是以社交属性的内容和服务“嵌入”各类媒体形态中,既可以被新型媒体所应用,也可以为传统媒体所吸纳。最后谭天教授总结以上的四种模式不是固化的,是不断地进步创新,相互联系融洽。
随后,谭天教授讲到了社交媒体的“明天”:泛媒时代的社会化传播。社会化传播不只限于社交媒体,还包括每个互联网上的人。谭天教授指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每个人都在传播的节点上,“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是可以并存的。
最后,谭天教授给观众们阐明了微信公众号的写作特点,即为谁写、写什么、如何写。这些都教导了同学们如何成功地运营公众号。他还强调了他本人写作的三点要诀:痛点、卖点和焦点。首先抓痛点——想粉丝所想,急用户所急。第二找卖点——关注当下,找出卖点。最后傍焦点——聚焦热点,傍焦营销。同时,谭天教授还启迪我们,要时常在平和中反思与洞察社会。
在讲座提问环节中,同学们的热情提问,谭天教授纷纷耐心地一一解答,博得在场同学和老师的热烈掌声。
本次讲座谈到当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我们生活中的社交影响,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热情,也让同学们清楚地知道该如何适应如今媒体时代的发展,如何提高自身技能更好地适应互联网+的时代。
文|文学院文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