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哲学及其现代意义
2014年12月17日晚上7点,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文学系第七期人文素质讲座于在励志楼D308室开讲。此次讲座特邀文学系分管学生分会工作副主任张继荣老师、文学系团总支学生分会书记朱明威老师、文学系辅导员谢清明老师和刘文兰老师。讲座主题为“庄子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由文学系教师兼文艺学硕士杨志君老师担任主讲人。讲座主要从庄子哲学的主要范畴谈起,并结合杨老师自己的阅读体验及理解揭示庄子哲学在当下的意义。
讲座开始前,杨志君老师先做了一个调查,了解到在场的观众几乎没有人是曾完整地读过庄子的书,对此他希望在听完此次讲座后,同学们能拿起庄子的书来好好读读,并表示如果同学们在听完讲座后能多读庄子的书,那么他此次讲座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当讲座正式开始时,杨老师用PPT展示了庄子哲学的主要理论——“认识论”和“人生论”。其中“认识论”包括“真知论”和“齐物论”,“人生论”包括“逍遥论”与"安命论"。他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渊博的学识贯通古今中外,引经据典,并结合自己的见解对其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为了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杨老师除了引用“伯乐治马”“鲁侯养马”等生动形象的故事外,还融合了当代的元素,他列举了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以及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对话来解释庄子的思想,并通过李希贵(北京十一学校校长)的就业经历和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里塑造主人公迥异的价值观,很好地将庄子的思想结合其现代意义,论述了只有观念多元化才不会以同一种模式去要求人才。当讲到“真知论”中的“不知之知”时则列举了“填字女王”杨薇和“站神”檀越的例子更使观众为其渊博的学识而叹服。
讲座接近结尾时,杨老师用庄子哲学体系结构示意图来总结他所讲的内容,并用《庄子秋水》作为结语。
(文/文学系记者团新闻组:蔡雪婷)
(图/文学系记者团摄影组:何志浩、梁静雯)